如果孩子被燙傷,作為家長的你會怎么治療?想必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去醫院,找醫生。
但總有些人迷信偏方,導致孩子致傷致殘。
最近,深圳兒童醫院來了一個年僅2歲,背部有嚴重燙傷的孩子,隔著馬賽克都能隱約看到大面積的傷痕。
醫生診斷后發現他的腎功能出現嚴重異常,很有可能是創面感染引起的急性腎功能不全。
家長說孩子已經受傷9天,剛開始找了村醫看過,然后就開始回家用民間偏方自行治療,也就是將麥菜搗碎成水,然后用茶油涂抹。幾句話聽得醫生直接瞳孔地震,9天才送醫,還處理不當,著實耽誤孩子治療。
(圖片來源:深圳衛健委B站視頻截圖)
經診斷,孩子已經屬于比較嚴重的燒傷三度,并不是像燙了水泡那樣可以通過自身愈合能力自行恢復,因此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III度燒傷,又稱為焦痂型燒傷。全層皮膚燒傷,可深達肌肉甚至骨骼、內臟器官等。創面蠟白或焦黃,甚至炭化,有時甚至會燒到骨頭上。由于皮膚及其附件全部被毀,3~4周后焦痂脫落形成肉芽創面,創面修復有賴于植皮,較小創面也可由創緣健康皮膚上皮生長修復。愈合后多形成瘢痕,且常造成畸形。
為了孩子身體恢復更加良好,醫生提出手術植皮的方案,整體治療費用大概在2.5萬元。
不料,孩子父親聽完孩子母親的電話轉述后,隨即表示:“不要聽那醫生的,這種不是很嚴重的。”孩子母親試圖點醒對方:“人家醫生都是為娃好。”無奈孩子父親仍舊堅信自己的判斷:“再怎么做,你還要在那里休養,你覺得有必要嗎?”見難以勸動對方,孩子媽媽也只能無奈放棄。
(圖片來源:深圳衛健委B站視頻截圖)
醫生見狀再次溝通說服,并給孩子媽媽展示了其他孩子燒傷后因未經植皮修復導致的皮膚留疤凸起照片。
這位母親跟孩子父親二次通話,沒想到卻遭受指責:“不用做,按時換藥就行了,你要有自己的主意啊,不能老是醫生說什么你就打退堂鼓。”
醫生不想放棄,決定親自打電話勸說,卻也只聽到孩子父親的再次拒絕,并在言語之中表示自己不想承擔孩子的麻醉副作用、手術協議風險、植皮感染風險所導致的額外費用。
醫生再次查房時,孩子家長已經安排孩子自行出院。
燙傷后避開五個誤區
? 誤區一傷口上涂抹牙膏、醬油
涂抹牙膏無益處,還會增加創面恢復的難度。涂抹醬油會加重創面脫水、損傷。顏色掩蓋創面,還會影響醫生對創面情況的判斷。
? 誤區二燙傷后抹有色藥水
紅藥水是含2%紅汞和98%酒精或水的酊劑,可用作殺菌劑,含重金屬汞,且殺菌效果較差。紫藥水會在燙傷創面結一層痂,導致創面情況被掩蓋,藥水的顏色也同樣會影響燙傷創面的判斷。
? 誤區三用冰塊代替流動水冰敷
燙傷后的皮膚組織沒有表皮保護,變得更加脆弱,直接冰敷更容易凍傷皮膚。
? 誤區四挑破水泡
很多父母會覺得,將孩子燙傷處的水泡挑破里面的膿水流出來后,傷口會好得更快。
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挑破水泡有可能會造成傷口的感染,反而會讓燙傷變得更糟糕。
? 誤區五燙傷后盲目脫衣
燙傷后皮膚破損或與衣物粘連,不分輕重盲目脫衣服會牽拉和摩擦創面,加重傷害。
燙傷后如何處理
燙傷后千萬不能用偏方謹記燙傷處理五字訣
沖、脫、泡、蓋、送
? 沖 用清潔流動的涼水,持續沖洗燒燙傷部位15-30分鐘。不要用冰塊降溫,溫度過低可能導致二次傷害。
? 脫 小心地脫去衣物,可用剪刀剪開衣服。如果衣物已經粘在皮膚上,不要硬拉扯,不然會造成皮膚損傷。
? 泡 疼痛明顯的,可將傷處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5-30分鐘,直到疼痛減輕。
? 蓋 使用干凈無菌的紗布或棉質布類覆蓋于傷口,保持創口清潔。燙傷部位如有傷口和水泡,不要自行處理。
? 送 程度較重的燒燙傷要及時就醫,就醫途中也可繼續冰袋冷敷。
孩子燙傷非小事,及時送醫治療很有必要,家長們都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