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德科學宣布用于侵襲性真菌?。↖FD)治療藥物,注射用兩性霉素B脂質體正式在華上市,為我國IFD患者帶來經驗性抗真菌治療的新選擇。
據悉,注射用兩性霉素B脂質體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廣泛使用30年,能夠全面覆蓋曲霉、念珠菌、毛霉、隱球菌及多種少見真菌菌種,且罕見耐藥,有望幫助醫生更好地應對當前存在的臨床挑戰。2022年初,該藥物借助海南博鰲特許藥械進口政策先行先試優勢率先落地樂城,已成功救助了數位國內的IFD患者。今年2月,該藥物正式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治療侵襲性真菌病及內臟利什曼病。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的廣泛應用,免疫缺陷患者人數不斷增多,IFD已成為全球范圍內嚴重且未被充分認知的疾病。高危群體侵襲性真菌病發病率、死亡率不斷上升,但對這一疾病和真菌耐藥性的認知存在巨大缺口。據統計,全球每年約3億人罹患嚴重的真菌感染,其中IFD年發病率約27.2例/10萬例,且以每年0.9%的比例增加,致死率高達27.6%。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王明貴教授表示,IFD臨床癥狀不典型,早期診斷困難,因此經驗性治療是對IFD患者主要的治療策略。盡早識別易感患者或疑似真菌感染患者并采取措施,對于降低與 IFD 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至關重要。覆蓋菌譜廣且強效的抗真菌治療藥物對臨床醫生開展經驗性治療將起到極大助力作用。
北京協和醫院徐英春教授說,隨著流行病學變遷,我國罕見真菌及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趨勢。中國糖尿病合并侵襲性毛霉病的報告病例數持續攀升,非白念珠菌在念珠菌屬感染中占半數以上,其中又以近似平滑念珠菌和熱帶念珠菌感染為主。此外,由于廣泛的抗真菌預防,我國侵襲性真菌還面臨著耐藥菌增加、現有藥物敏感性降低等諸多問題。廣譜、強效是臨床上對于抗真菌治療藥物的最大訴求。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施毅教授強調,侵襲性真菌?。↖FD)是血液、感染、呼吸、重癥監護等多個相關臨床科室共同面臨的難題。目前侵襲性真菌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且高危易感患者往往伴有基礎疾病,對于患有惡性腫瘤、血液病、呼吸系統疾病、艾滋病和重癥肝病等免疫功能缺陷的高風險群體而言,一旦合并侵襲性真菌感染,病死率高達39%—100%。雖然我們的診斷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但仍然需要更多安全性高、藥物相互作用更少的抗真菌治療武器,幫助高?;颊叨冗^難關,避免死亡的發生。”
王明貴教授說,我國IFD診療的不斷精進得益于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齊頭并進發展。從發病機制、到早期預防和經驗性治療的研究與實踐,都需要多學科不斷交流。隨著更多臨床使用便捷的藥物上市,IFD診治理念和規范管理模式也能迎來新的突破。
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金方千表示:吉利德科學在真菌學領域的注射用兩性霉素B脂質體正式登陸中國,現已被醫保覆蓋,將通過院內院外多渠道合作等方式積極推動藥物可及性,幫助滿足抗真菌治療的臨床需求。